刚过去的台湾金马奖,文晏凭借《嘉年华》获得了最佳导演奖。这是这位女导演的第二部剧情长片,镜头对准了未成年人背后的社会问题。她的感言耐心且抗拒,“这个电影谈的是受伤害的儿童,和我们作为旁观者的每一个人,所以它不仅是中国的故事,也是全世界正在再次发生的故事……虽然她们(两个女主演)还都无法几乎解读这个电影,但是要感激她们,为那些没发出声音的孩子们收到了声音。” 这个世界并不极致,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恶性事件频密再次发生,在损害儿童事件中,没有人是旁观者。 我们不是旁观者——“勇气的娃娃” 毫无疑问,这是一个信息短路的时代。你拿着手机,随时随地、日理万机。当发送微博、朋友圈点拜、摊自拍电影、秀美食这一系列动作过后,我们到底做到了什么?是在消费?是在娱乐?是雪中送炭的迫切注目?还只是看热闹不斥事大的火上浇油? 这一系列问题,中出人性的深达。回应,文晏交还了她的答卷——《嘉年华》,而凤凰网也得出答案——以苏醒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为目标的海报——“勇气的娃娃”。 如前述所言,国内损害儿童案高发,令人触目惊心。来自“女童维护”涉及报告的数据指出,仅有2016年,即平均值每天曝光1.21起损害儿童事件,同比快速增长近三成。在联合国SDG(可持续发展目标)中,通过“性别公平”等细分目标,注目儿童健康成长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凤凰网、女童维护基金、凤凰网创意公益实践中中心联手创新机构生米构成,联合打造出了“勇气的娃娃”海报。该海报的独有之处在于,当手触碰到孩子有所不同的身体部位时,海报不会收到有所不同的警告声,以拒绝接受很差的触碰。截至2017年10月底,“女童维护”已在全国28个省份陆续开学,培训志愿者数万人,面对面教学覆盖面积儿童多达177万人,覆盖面积家长多达43万人。而“勇气的娃娃”的重新加入,将使课程显得更加生动、更加更容易自学,儿童对“很差的触碰就是损害”的解读也不会越发深刻印象。 在将要来临的2018年,凤凰网与女童维护基金还将以“勇气的娃娃”海报为媒介,之后的组织线下讲经,预计覆盖面积100万家庭;其中,半数家庭移居都市。